减肥也能吃饭!碳水不等于罪恶,专家教你掌握这4招就不怕胖

五家渠 更新于:2025-08-10 12:51
  • 用户2838012038211

    事实上要真正维持健康,重点不在于少吃碳水化合物,而是要选择正确的碳水化合物。

    碳水化合物过多过少皆提高死亡率

    2018年《刺胳针公共健康》(The Lancet Public Health)的一项研究,追蹤超过1.5万名成人长达25年,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取量与死亡率呈U型关係,摄取过多或过少碳水化合物都可能提高死亡风险,而最理想的摄取比例约为总热量的5055%

    许惠玉表示,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,特别是大脑、神经系统和肌肉运作皆仰赖葡萄糖供应。但摄取过多精製澱粉将影响血糖控制,董氏基金会许惠玉主任提醒选择适量富含膳食纤维、植化素、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全穀类,如糙米、全燕麦、全小麦等,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疾病风险。

    正确摄取碳水化合物促进健康老化

    许惠玉以2025年《美国医学会网路公开杂誌》(JAMA Netw Open)的文献为例,研究报告分析超过4万7,000名女性33年的饮食习惯,发现每多摄取10%总热量的全穀杂粮、水果、蔬菜等高品质碳水化合物,最多摄取总热量55%的碳水化合物,可增加31%健康老化的机率,并且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。

    但研究指出,每多摄取10%总热量的含糖饮料、甜点、白麵包等精製碳水食物,则会下降13%健康老化的机率。

    碳水化合物这样搭延缓血糖上升

    现代人外食机会高,容易摄取过多澱粉,许惠玉强调,如果没有糙米或其他全穀类可选择,建议搭配蔬菜、豆製品、蛋或肉类一起食用,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,并能增加饱足感。预防慢性病不是刻意少吃澱粉,而是学会聪明吃碳水化合物并建立均衡饮食习惯,才是长久之计。

    许惠玉指出,以白饭与麵条为例,虽然两者的澱粉含量相近,但製作方式与搭配习惯的不同,会对血糖产生显着影响。白饭仅经蒸煮,保留原型穀物的特性,食用时常与蔬菜、豆製品、蛋或肉类等一起搭配,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。

    4招建立均衡饮食习惯

    董氏基金会提醒,4564岁国人代谢症候群盛行率达42%,65岁以上更高达58.9%。预防慢性病不是刻意少吃饭,学会4招选择吃对碳水化合物并建立均衡饮食习惯:

    选择未精製的穀物杂粮类:如糙米、黑米、燕麦、地瓜、南瓜、玉米等,减少精製澱粉摄取如甜点、白饭、白麵等。未精製的穀物杂粮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、维生素B群、镁及植化素等,不仅能帮助稳定血糖,还能降低发炎反应,并提高饱足感,有助于体重控制。

    摄取蛋白质的优先顺序:依序为豆类及其製品(如:毛豆、传统豆腐、豆干)、鱼类与海鲜、蛋类、禽肉(白肉)、畜肉(红肉)。

    摄取多样各色蔬菜与水果:以搭配原则,每天至少摄取蔬菜3小碟、水果2拳头,且不可用水果取代蔬菜。

    避开高饱和脂肪食物如人造奶油等。

    原文出处于此

    延伸阅读:

    不是节食、不是戒碳水 中医师亲授正确减重观念:摄取好碳水才能养出健康易瘦体质肠病毒发烧、喉咙痛吃什么?营养师布丁、鲜奶都可吃
    皮肤晒黑吃什么最快白回来?吃对4大防肌肤老化又抗皱


    免责声明:肌肤保养品使用后状况会依个人使用方法及肌肤状况而有所不同,并请配合正确使用方法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